“双11”全市揽投快递包裹超7280万件

林先生是一家知名调味品品牌全国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在位于香洲上冲的珠海邮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园区货场,最近他提前备足爆款调味品库存,全力满足“双11”旺季出货需求。从11月10日起,货场单日出货量就达到500余件,比平时增长近一倍。

这些“滋味包裹”通过珠海邮政揽投网络,快速发往国内市场。

有序分拣,转运跨境包裹。

2025年“双11”旺季周期进一步拉长,于10月20日前后出现首波高峰,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中下旬。

11月13日,记者从珠海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业务量(揽件量)达5542.33万件,投递量达到1742.96万件,揽投总量共计超过7280万件。和2024年同期相比,寄递业务量上升20.74%,增速明显;投递量下降0.69%。

其中,我市单日寄递业务量、派件量最高峰均出现在11月12日,分别达到267.39万件、83.15万件。增长的背后,是与本地经济的强关联。

为工业设备、制成品配备的专用超大快递箱。

在贸易领域,包括珠海在内的多地实体经济主体及电商正通过我市寄递物流通道,特别是跨境寄递渠道开拓海外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珠海跨境邮、快件量同比激增456.04%;“双11”期间仅洪湾片区的港珠澳跨境商贸全球中心仓出件量就较平时增长一倍以上。这反映出我市依托位于港珠澳大桥珠江西岸“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正成为连接港澳、辐射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物流枢纽,越来越多经贸伙伴开始将这里作为大湾区贸易节点与发展锚地,布局更稳健的全球大市场。

在本地商业领域,珠海快递揽件端不仅有大企业出货,还涵盖了本地老字号、特色商户等,像合规生鲜及禽类活体、珠海伴手礼等通过快递发往各地,说明本地商业不再局限于线下门店,而是主动拥抱线上渠道拓展市场。与此同时,今年“双11”期间,一些商家及经营者还积极利用AI及大数据技术,作为贯穿生产、销售、物流全链条的“效率引擎”,直接推动了出货量与收益的双提升。通过分析用户消费趋势、区域需求差异,利用前置仓等资源,在传统“人找货”模式基础上衍生出“货找人”功能,提高商品及服务触达准确率,直接拉动了旺季单量。

再看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双11”旺季投递量。业内分析认为,我市0.69%的小幅下降,恰恰是错峰运行、避免数据集中冲高,调控旺季运行机制后的必然结果。本质是珠海寄递效率提升,投件工作从“拥堵式爆发”变成了“顺畅式流转”;在市场供给极其丰富的当下,市民逐渐回归理性消费,“双11”也从传统狂欢季蜕变为理性消费主场、零售创新试验场,倒逼零售业基础设施迭代升级。

文字:苏振华 图片:苏振华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谢石
“双11”全市揽投快递包裹超7280万件
观海融媒 2025-11-13 17:00

林先生是一家知名调味品品牌全国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在位于香洲上冲的珠海邮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园区货场,最近他提前备足爆款调味品库存,全力满足“双11”旺季出货需求。从11月10日起,货场单日出货量就达到500余件,比平时增长近一倍。

这些“滋味包裹”通过珠海邮政揽投网络,快速发往国内市场。

有序分拣,转运跨境包裹。

2025年“双11”旺季周期进一步拉长,于10月20日前后出现首波高峰,预计将持续至11月中下旬。

11月13日,记者从珠海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0月20日至11月12日,全市邮政、快递行业业务量(揽件量)达5542.33万件,投递量达到1742.96万件,揽投总量共计超过7280万件。和2024年同期相比,寄递业务量上升20.74%,增速明显;投递量下降0.69%。

其中,我市单日寄递业务量、派件量最高峰均出现在11月12日,分别达到267.39万件、83.15万件。增长的背后,是与本地经济的强关联。

为工业设备、制成品配备的专用超大快递箱。

在贸易领域,包括珠海在内的多地实体经济主体及电商正通过我市寄递物流通道,特别是跨境寄递渠道开拓海外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珠海跨境邮、快件量同比激增456.04%;“双11”期间仅洪湾片区的港珠澳跨境商贸全球中心仓出件量就较平时增长一倍以上。这反映出我市依托位于港珠澳大桥珠江西岸“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正成为连接港澳、辐射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物流枢纽,越来越多经贸伙伴开始将这里作为大湾区贸易节点与发展锚地,布局更稳健的全球大市场。

在本地商业领域,珠海快递揽件端不仅有大企业出货,还涵盖了本地老字号、特色商户等,像合规生鲜及禽类活体、珠海伴手礼等通过快递发往各地,说明本地商业不再局限于线下门店,而是主动拥抱线上渠道拓展市场。与此同时,今年“双11”期间,一些商家及经营者还积极利用AI及大数据技术,作为贯穿生产、销售、物流全链条的“效率引擎”,直接推动了出货量与收益的双提升。通过分析用户消费趋势、区域需求差异,利用前置仓等资源,在传统“人找货”模式基础上衍生出“货找人”功能,提高商品及服务触达准确率,直接拉动了旺季单量。

再看全市邮政、快递行业“双11”旺季投递量。业内分析认为,我市0.69%的小幅下降,恰恰是错峰运行、避免数据集中冲高,调控旺季运行机制后的必然结果。本质是珠海寄递效率提升,投件工作从“拥堵式爆发”变成了“顺畅式流转”;在市场供给极其丰富的当下,市民逐渐回归理性消费,“双11”也从传统狂欢季蜕变为理性消费主场、零售创新试验场,倒逼零售业基础设施迭代升级。

文字:苏振华 图片:苏振华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