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圈粉“10后”!非遗“混搭”秀走进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

近日,斗门区文化馆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带到了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不仅聚焦本地非遗,更创新融入了国内其他地域的精粹,让同学们在惊叹与体验中,深深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现场。

随着现场非遗知识问答的开始,“非遗奇遇记·秋冬校园行”2025年“美艺与共·携手同行”斗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式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拉开帷幕。舞狮传承人的现场讲解,吸引在场300多名学生的关注,互动环节中,不少学生舞动起来有模有样。“四年级开始有这个醒狮兴趣爱好,因为它历史很久还很酷,远比上网的游戏更有趣。”五山中心小学学生张庭玮表示。“我也是从童年过来的人,以前一听到锣鼓的声音、看到狮头就很兴奋,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应该有像我这样的感受。”乾务镇珠海良朋弘德龙狮体育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动感十足的舞狮,装泥鱼、佛家拳、粤曲、乾务飘色等本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纷纷登台,用生动的讲述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的,是最后登场的变脸。

活动现场。

翟派川剧变脸第三代传承人刘世帝步伐矫健,衣袖翻飞间,脸谱瞬息万变,最后更是上演了惊险刺激的喷火绝活,引得全场孩子们惊呼连连,掌声雷动。“学校除了要有读书声,还要有笑声有歌声,我们需要这样的课程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喜欢家乡喜欢学校,更加开心。”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校长黎雄超表示。

这场非遗“混搭”秀,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从“觉得游戏好玩”到“发现传统更酷”,观念转变的背后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据了解,斗门区文化馆今年探索的这种“非遗融合”模式,未来还将走进更多校园,让传统文化在“10后”心中生根发芽。“让本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外地的非遗项目一起亮相,使得活动更注重观赏性、寓教于乐,让年轻一代更喜欢非遗,爱上优秀传统文化。”斗门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永聪表示。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
优秀传统文化圈粉“10后”!非遗“混搭”秀走进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
观海融媒 2025-11-22 13:01

近日,斗门区文化馆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带到了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不仅聚焦本地非遗,更创新融入了国内其他地域的精粹,让同学们在惊叹与体验中,深深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现场。

随着现场非遗知识问答的开始,“非遗奇遇记·秋冬校园行”2025年“美艺与共·携手同行”斗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式在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拉开帷幕。舞狮传承人的现场讲解,吸引在场300多名学生的关注,互动环节中,不少学生舞动起来有模有样。“四年级开始有这个醒狮兴趣爱好,因为它历史很久还很酷,远比上网的游戏更有趣。”五山中心小学学生张庭玮表示。“我也是从童年过来的人,以前一听到锣鼓的声音、看到狮头就很兴奋,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应该有像我这样的感受。”乾务镇珠海良朋弘德龙狮体育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动感十足的舞狮,装泥鱼、佛家拳、粤曲、乾务飘色等本地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纷纷登台,用生动的讲述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的,是最后登场的变脸。

活动现场。

翟派川剧变脸第三代传承人刘世帝步伐矫健,衣袖翻飞间,脸谱瞬息万变,最后更是上演了惊险刺激的喷火绝活,引得全场孩子们惊呼连连,掌声雷动。“学校除了要有读书声,还要有笑声有歌声,我们需要这样的课程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喜欢家乡喜欢学校,更加开心。”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校长黎雄超表示。

这场非遗“混搭”秀,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从“觉得游戏好玩”到“发现传统更酷”,观念转变的背后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据了解,斗门区文化馆今年探索的这种“非遗融合”模式,未来还将走进更多校园,让传统文化在“10后”心中生根发芽。“让本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外地的非遗项目一起亮相,使得活动更注重观赏性、寓教于乐,让年轻一代更喜欢非遗,爱上优秀传统文化。”斗门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永聪表示。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