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思照见人性微光,新锐作家刘楚昕携新书《泥潭》亮相珠海

11月22日晚,青年作家、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获得者刘楚昕做客珠海市香洲区图书馆,举办“泥潭里的精神跋涉:刘楚昕《泥潭》读者见面会”,围绕《泥潭》的创作初心与深层感悟展开深度分享,与近500名读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对话,并为现场读者签名留念。

刘楚昕与珠海读者分享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畅谈藏在文字里的生命感悟。

作为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得主,刘楚昕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前后三十年动荡为背景创作的《泥潭》,凭借对乱世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先锋叙事手法,成为今年文坛焦点之一。分享中,他诚挚地袒露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历史小说的驾驭难度远超预期,百年前的生活细节、地下组织暗语等资料浩如烟海,收集得越多,越容易被历史学家的叙事逻辑束缚。

“那么读者为何不直接读历史专著,反而要读我的小说呢?我这个小说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曾长期困扰着他,直到2021至2022年,他才逐渐找到突破方向——将哲学专业积累与文学创作结合,以存在主义视角聚焦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存在困境。

刘楚昕认为,小说中三位主人公的迷茫、挣扎与坚守,与当下人的生存困境一脉相承,无需堆砌服饰、文化等外部细节,人的内心挣扎才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为精准传递这一内核,他大胆运用非线性叙事、意识流等现代技法,文中甚至出现无标点的长句段落。

面对部分读者“读不懂”的困惑,他坦诚回应:“读者的阅读水平一直在成长,从画册到散文再到小说,每个人都在突破认知边界。接触新技法或许能打开全新的文学世界。”他由衷希望买了书的读者能读到最后一页,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

互动环节中,在场读者围绕作品解读、创作平衡、哲学影响等话题踊跃提问。谈及“短视频精读名著”现象,刘楚昕分享了独到见解:文学的魅力藏在文字本身,阅读就像健身,频繁重复枯燥的动作才能实现肌肉增长,那些看似枯燥的句子和段落,正是提升理解能力的关键,省略阅读过程直接获取“精华”,反而会失去文学的本真价值。

关于未来创作计划,刘楚昕透露将聚焦当代社会现实,他认为年轻写作者有责任书写21世纪的精神图景,“现在很多人对传统存疑、对现代焦虑,这种复杂的精神状态值得深入挖掘。”

他计划塑造两位“失败者”形象——农村出身者努力融入城市却屡屡碰壁,在城市长大的人对农村抱有美好幻想却遭遇现实落差。接下来,他也将在先锋技法与市场接受度之间寻找平衡,专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在娱乐选择日益多元的当下,短视频等碎片化内容占据大众大量时间,文学的价值又在何处?望着现场慕名而来的读者,刘楚昕感慨道:“尽管文学读者看似有所减少,但文学从来没有远离大家,它总能以各种形式带来精神慰藉。”在他看来,即便年轻群体投入阅读的时间有所缩减,内心对文学赋予的精神滋养仍怀有天然渴望,这正是大家愿意走进分享会、探寻文字魅力的核心原因。

本次活动由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香洲区图书馆、香洲区文化馆(中心)、漓江出版社及珠海新华书店联合承办,不仅为珠海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与名家深度交流的桥梁,让读者深入理解《泥潭》的创作初心与思想内核,更让文学与哲学碰撞的思想锋芒浸润人心,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愈发醇厚的书香底蕴。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
以哲思照见人性微光,新锐作家刘楚昕携新书《泥潭》亮相珠海
观海融媒 2025-11-24 09:56

11月22日晚,青年作家、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获得者刘楚昕做客珠海市香洲区图书馆,举办“泥潭里的精神跋涉:刘楚昕《泥潭》读者见面会”,围绕《泥潭》的创作初心与深层感悟展开深度分享,与近500名读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对话,并为现场读者签名留念。

刘楚昕与珠海读者分享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畅谈藏在文字里的生命感悟。

作为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得主,刘楚昕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前后三十年动荡为背景创作的《泥潭》,凭借对乱世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先锋叙事手法,成为今年文坛焦点之一。分享中,他诚挚地袒露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历史小说的驾驭难度远超预期,百年前的生活细节、地下组织暗语等资料浩如烟海,收集得越多,越容易被历史学家的叙事逻辑束缚。

“那么读者为何不直接读历史专著,反而要读我的小说呢?我这个小说的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曾长期困扰着他,直到2021至2022年,他才逐渐找到突破方向——将哲学专业积累与文学创作结合,以存在主义视角聚焦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存在困境。

刘楚昕认为,小说中三位主人公的迷茫、挣扎与坚守,与当下人的生存困境一脉相承,无需堆砌服饰、文化等外部细节,人的内心挣扎才是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为精准传递这一内核,他大胆运用非线性叙事、意识流等现代技法,文中甚至出现无标点的长句段落。

面对部分读者“读不懂”的困惑,他坦诚回应:“读者的阅读水平一直在成长,从画册到散文再到小说,每个人都在突破认知边界。接触新技法或许能打开全新的文学世界。”他由衷希望买了书的读者能读到最后一页,相信一定能有所收获。

互动环节中,在场读者围绕作品解读、创作平衡、哲学影响等话题踊跃提问。谈及“短视频精读名著”现象,刘楚昕分享了独到见解:文学的魅力藏在文字本身,阅读就像健身,频繁重复枯燥的动作才能实现肌肉增长,那些看似枯燥的句子和段落,正是提升理解能力的关键,省略阅读过程直接获取“精华”,反而会失去文学的本真价值。

关于未来创作计划,刘楚昕透露将聚焦当代社会现实,他认为年轻写作者有责任书写21世纪的精神图景,“现在很多人对传统存疑、对现代焦虑,这种复杂的精神状态值得深入挖掘。”

他计划塑造两位“失败者”形象——农村出身者努力融入城市却屡屡碰壁,在城市长大的人对农村抱有美好幻想却遭遇现实落差。接下来,他也将在先锋技法与市场接受度之间寻找平衡,专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在娱乐选择日益多元的当下,短视频等碎片化内容占据大众大量时间,文学的价值又在何处?望着现场慕名而来的读者,刘楚昕感慨道:“尽管文学读者看似有所减少,但文学从来没有远离大家,它总能以各种形式带来精神慰藉。”在他看来,即便年轻群体投入阅读的时间有所缩减,内心对文学赋予的精神滋养仍怀有天然渴望,这正是大家愿意走进分享会、探寻文字魅力的核心原因。

本次活动由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香洲区图书馆、香洲区文化馆(中心)、漓江出版社及珠海新华书店联合承办,不仅为珠海文学爱好者搭建了与名家深度交流的桥梁,让读者深入理解《泥潭》的创作初心与思想内核,更让文学与哲学碰撞的思想锋芒浸润人心,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愈发醇厚的书香底蕴。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