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中考日益临近。
有调查发现,75%的学生面临重要考试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如何调整好心态,缓解考前焦虑?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又该如何做?本期《民生新观察》节目邀请了北理工珠海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心理学博士蒋梦,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素辉、澳门大学大一学生陈子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大四学生王艺桐等心理专家和学生,共同探讨相关话题,为考生支招。

适度紧张有助考生更好发挥
“每年高考前或学期末,都会有学生找我做心理咨询。”蒋梦说,一部分学生说压力特别大,非常紧张,甚至出现夜晚失眠、恶心、呕吐等明显的症状,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临近考试却紧张不起来,没有一点学习动力。“这两种心态都有问题。学习效率与焦虑程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焦虑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但焦虑过度就会产生相反作用。”
面对焦虑,考生该如何调整?陈子祺表示,自己会去找班主任聊天,老师经验丰富且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此往往会给出最有效的建议,另外自己还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缓解焦虑。王艺桐则表示自己遇到压力会硬着头皮往前冲,有时候她会做大量且简单的题,淡化自己的焦虑情绪,给自己一种“自己超厉害”的心理暗示。
张素辉介绍说,“考前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过度焦虑会带来身心不适感:心跳快、手抖、出汗、溃疡、胃疼、头疼等,甚至会担心自己在考场上晕倒。张素辉表示,考前焦虑、紧张等都是正常现象,坦然面对会比“试图消除焦虑”,更有效果。
“适度紧张可以让考生更好地发挥水平,如果说有这样一个焦虑、紧张的状态,考生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状态,这样才能找出更好的办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张素辉说,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当知识“学不进去”,或者情绪没办法调节时,可以和亲朋好友“发发牢骚”。“考生也要注意保证睡眠,不要熬夜复习,实在紧张,也可以通过放松冥想训练来调节情绪。比如说慢慢地闭上眼睛,做3至5个深而慢的呼吸,再睁开眼睛,你会发现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
蒋梦建议,压力需要宣泄,比如向亲朋好友倾诉、运动等都可以,去做志愿者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为了缓解广大考生心理压力,珠海市公益心理援助热线(0756-8120120)专门为中、高考学生开通两条心理援助专线,每天24小时提供服务。从5月18日至6月初,已有900多人次拨打了热线。
家长做好“辅助”,给孩子需要的帮助
家长要给孩子支持,首先要学会自我调整。家长在这段时间,不要过于焦虑,家长的情绪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可以通过阅读、正向激励、冥想练习、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情绪。
张素辉说:“少指责、少抱怨、少批评、多鼓励,像朋友一样平和地跟孩子对话,这样可能更加有利于孩子考前这段时间的情绪稳定。”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获取有效信息,要给孩子真正想要的帮助,而不是你觉得孩子需要的帮助。
“高考很重要,这个道理每个考生都懂。如果家长总是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这种做法是把家长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应该尽量做孩子宣泄情绪的平台,做一个陪伴者,而不是一个压力跟情绪的施加者,尤其是在考前的这些天。”蒋梦说,父母要树立对高考的正确认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引导孩子正确缓解焦虑情绪。
长时间的紧张备考让孩子的身心承受着很多压力,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包容负面情绪。“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无条件爱我的,而不是考上清华父母才爱孩子。”蒋梦说。
面对焦虑,运动、倾诉 都是缓解的好办法
压力大的时候该如何缓解?有人觉得“要直面压力,不要害怕、抗拒它”,有人觉得不停地赚钱可以缓解压力,还有人觉得看剧、喝酒、看海、睡觉、运动、看书、和朋友一起逛街甚至临摹古人字帖写毛笔字也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也有人觉得“不要想太远,过一天算一天”的“躺平式”最解压。
蒋梦表示,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包括她自己。“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定时要处理一些危急事件,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她说。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当我问到一些来访者如何缓解压力,他们多数告诉我没有特别的方式,睡觉是最直接的方式。”蒋梦说,她认为大家解压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因为单一的解压方式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积累的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控了。最有效率的宣泄情绪方式,是建立一个完整且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找长辈、亲友去喝酒、聊天等都是比较好的方式。不过如果只是一个人喝闷酒,这不仅不是一个有效的方式,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更加压抑的处理方式。”
此外,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产生内啡呔和多巴胺,能有效缓解压力,身心更愉悦。对于考生来说,临近中高考,考生可根据自己作息时间,选择不太剧烈和安全的运动,这样既不占用太多复习时间,也能缓解身心疲劳。另外,芳香疗法、呼吸疗法都可以迅速地让人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高考、中考日益临近。
有调查发现,75%的学生面临重要考试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如何调整好心态,缓解考前焦虑?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又该如何做?本期《民生新观察》节目邀请了北理工珠海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心理学博士蒋梦,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张素辉、澳门大学大一学生陈子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大四学生王艺桐等心理专家和学生,共同探讨相关话题,为考生支招。

适度紧张有助考生更好发挥
“每年高考前或学期末,都会有学生找我做心理咨询。”蒋梦说,一部分学生说压力特别大,非常紧张,甚至出现夜晚失眠、恶心、呕吐等明显的症状,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临近考试却紧张不起来,没有一点学习动力。“这两种心态都有问题。学习效率与焦虑程度之间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焦虑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但焦虑过度就会产生相反作用。”
面对焦虑,考生该如何调整?陈子祺表示,自己会去找班主任聊天,老师经验丰富且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此往往会给出最有效的建议,另外自己还会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缓解焦虑。王艺桐则表示自己遇到压力会硬着头皮往前冲,有时候她会做大量且简单的题,淡化自己的焦虑情绪,给自己一种“自己超厉害”的心理暗示。
张素辉介绍说,“考前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过度焦虑会带来身心不适感:心跳快、手抖、出汗、溃疡、胃疼、头疼等,甚至会担心自己在考场上晕倒。张素辉表示,考前焦虑、紧张等都是正常现象,坦然面对会比“试图消除焦虑”,更有效果。
“适度紧张可以让考生更好地发挥水平,如果说有这样一个焦虑、紧张的状态,考生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状态,这样才能找出更好的办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张素辉说,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当知识“学不进去”,或者情绪没办法调节时,可以和亲朋好友“发发牢骚”。“考生也要注意保证睡眠,不要熬夜复习,实在紧张,也可以通过放松冥想训练来调节情绪。比如说慢慢地闭上眼睛,做3至5个深而慢的呼吸,再睁开眼睛,你会发现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
蒋梦建议,压力需要宣泄,比如向亲朋好友倾诉、运动等都可以,去做志愿者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为了缓解广大考生心理压力,珠海市公益心理援助热线(0756-8120120)专门为中、高考学生开通两条心理援助专线,每天24小时提供服务。从5月18日至6月初,已有900多人次拨打了热线。
家长做好“辅助”,给孩子需要的帮助
家长要给孩子支持,首先要学会自我调整。家长在这段时间,不要过于焦虑,家长的情绪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可以通过阅读、正向激励、冥想练习、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情绪。
张素辉说:“少指责、少抱怨、少批评、多鼓励,像朋友一样平和地跟孩子对话,这样可能更加有利于孩子考前这段时间的情绪稳定。”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获取有效信息,要给孩子真正想要的帮助,而不是你觉得孩子需要的帮助。
“高考很重要,这个道理每个考生都懂。如果家长总是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这种做法是把家长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应该尽量做孩子宣泄情绪的平台,做一个陪伴者,而不是一个压力跟情绪的施加者,尤其是在考前的这些天。”蒋梦说,父母要树立对高考的正确认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引导孩子正确缓解焦虑情绪。
长时间的紧张备考让孩子的身心承受着很多压力,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包容负面情绪。“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无条件爱我的,而不是考上清华父母才爱孩子。”蒋梦说。
面对焦虑,运动、倾诉 都是缓解的好办法
压力大的时候该如何缓解?有人觉得“要直面压力,不要害怕、抗拒它”,有人觉得不停地赚钱可以缓解压力,还有人觉得看剧、喝酒、看海、睡觉、运动、看书、和朋友一起逛街甚至临摹古人字帖写毛笔字也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也有人觉得“不要想太远,过一天算一天”的“躺平式”最解压。
蒋梦表示,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包括她自己。“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定时要处理一些危急事件,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她说。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当我问到一些来访者如何缓解压力,他们多数告诉我没有特别的方式,睡觉是最直接的方式。”蒋梦说,她认为大家解压的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因为单一的解压方式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积累的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控了。最有效率的宣泄情绪方式,是建立一个完整且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找长辈、亲友去喝酒、聊天等都是比较好的方式。不过如果只是一个人喝闷酒,这不仅不是一个有效的方式,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更加压抑的处理方式。”
此外,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产生内啡呔和多巴胺,能有效缓解压力,身心更愉悦。对于考生来说,临近中高考,考生可根据自己作息时间,选择不太剧烈和安全的运动,这样既不占用太多复习时间,也能缓解身心疲劳。另外,芳香疗法、呼吸疗法都可以迅速地让人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