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无疑是大家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
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出现
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吃腻了外卖、懒得自己动手
去哪儿寻找健康、干净、性价比高的餐饮?
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潮流
悄然盛行开来


这两年,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去社区食堂就餐的经历,包括上海、广州、佛山、无锡等城市。不少年轻人分享道,社区食堂干净、卫生,甚至和老年人一起吃饭“有种回家的温馨感”。那么,深圳的情况如何呢?7月19日中午,记者走进位于红岗路的清水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这里便有一家社区食堂。这家社区食堂不大,恰逢饭点,里面几乎坐满了人。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妈妈,以及年轻人。

“你好,堂食,我要一份盐焗蒸鸡和一份炒青菜。”记者来到食堂窗口,随机点了两个菜。“一荤一素,一共11元,支付宝微信扫码。”被价格惊到的记者,赶紧多点了一份莴笋炒肉片,最后一共仅花费18元,便得到一份可口的午餐。除此之外,还有一碗免费的例汤。数了数,盐焗蒸鸡一共有9块,实在是太划算了!

饭菜少盐少油,味道却挺地道,是经典的粤菜做法,吃起来有滋有味。用餐过程中,记者随机找前来用餐的年轻人聊了聊。王先生(化名)在小区里租住,他在福田上班,正好今天休息,“天气太热了,懒得做饭,就到社区食堂吃点。”虽然食堂设在长者服务中心内,却并没有限制食客的年龄。几位食客表示,这里的饭菜比较干净卫生,也是家常菜的口味,附近的上班族经常会过来吃,还有些宝妈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来。

据悉,截至2022年,深圳建成了400多家长者食堂,大多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多属于“民生微实事”项目;也有部分和面点王、红荔村等商家合作,被命名为“助餐点”。社区长者食堂对符合条件的老人有补贴,以罗湖区为例,60周岁以上特困、低保等困难老人每餐可以享受15元补贴,70周岁以上该区户籍老人可享受5元用餐补贴。

但年轻人并不羡慕老年人的补贴,只是为了去吃一口健康、清淡的热乎饭菜。即使原价购买,这个价格也显得相当实惠。

今年,话题“这大概是深圳最火的摆摊了 ”飙上微博深圳热搜。馒头、包子、凤爪、烧肉……摊位上卖的都是些平平无奇的面食卤味,却引得街坊邻里抢购,数千网友围观。原来这是深圳报业集团职工食堂出门摆摊,人气十足。

每天下午五点不到,位于新媒体大厦的摆摊点就已大排长龙,3元一个的北方馒头、1.2元一个的南方馒头是“网红单品”,因为味道正宗、用料干净,不少年轻人也和大爷大妈一起加入了抢购的队列。还有2元一个的白菜肉包、4元一个的纯肉大包,不少年轻人选择直接拎回家当晚餐。


泡椒牛肉、小郡肝、牛肚、藕片、串串香……这些隔着屏幕光看文字就让人口水直流的菜品,出自位于福田区园岭街道八卦岭工业区的园岭街道(冠源)工会大食堂。在这个“网红饭堂”,不仅可以吃饭、休息,还能看书、喝咖啡,简直不要太方便!

据悉,这是福田区投入运营的第12个工会大食堂,2020年开始投入使用,每天中午和晚上均开放2个小时,为八卦岭片区的2万余名职工解决了“去哪吃”的问题。据介绍,福田区总工会则从2014年开始就牵头建设了多家工会大食堂,受到周围上班族的广泛好评。

社交平台上,一种另类的成人“小饭桌”悄然流行。因为对于独居的年轻人来说,即使想自己下厨,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一个人做饭太难了,为了吃得均衡,总不能只吃一个菜吧,但是做多了又吃不下;就算是一个人,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所有流程都要来一遍,吃完还要刷锅洗碗,实在是不划算。而且每天还要花心思去想菜谱,心累。”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吐槽一个人吃饭难。这时候,如果碰到一个热爱下厨的邻居,简直是人生幸事。平均每天只需支付一顿快餐的价格,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主打一个干净、放心。“邻居吃啥我吃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每天的晚餐“盲盒”,大多有荤有素,引来评论区阵阵羡慕。

记者查阅相关社交媒体,发现深圳也有不少网友在线营业自己的“家庭小饭桌”,地点遍布五和、坂田、西乡等地。从价格来看,通常为20至30元,菜品大多为一荤一素,需要上门自取。在征集帖中,往往强调“口味清淡”“每天现做”“自己也吃”。而在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询问细节。相较外卖,小饭桌的成员相对固定,几乎所有小饭桌经营者都会建立微信群聊,在群内公布菜单,接受预订。

抖音上,“小饭桌”相关话题有近2亿播放量,不少成年人甚至混进小饭桌,与小学生“拼饭”。随着“小饭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大家在选择“小饭桌”的时候,还是需要保持谨慎,仔细甄别商家资质,别把不合规的“小饭桌”吃进肚子里。有人评价,这不就是当年的餐饮O2O吗?对于离开家乡、独自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模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一口健康的、家的味道。

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无疑是大家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
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出现
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
吃腻了外卖、懒得自己动手
去哪儿寻找健康、干净、性价比高的餐饮?
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潮流
悄然盛行开来


这两年,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去社区食堂就餐的经历,包括上海、广州、佛山、无锡等城市。不少年轻人分享道,社区食堂干净、卫生,甚至和老年人一起吃饭“有种回家的温馨感”。那么,深圳的情况如何呢?7月19日中午,记者走进位于红岗路的清水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这里便有一家社区食堂。这家社区食堂不大,恰逢饭点,里面几乎坐满了人。除了老年人,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妈妈,以及年轻人。

“你好,堂食,我要一份盐焗蒸鸡和一份炒青菜。”记者来到食堂窗口,随机点了两个菜。“一荤一素,一共11元,支付宝微信扫码。”被价格惊到的记者,赶紧多点了一份莴笋炒肉片,最后一共仅花费18元,便得到一份可口的午餐。除此之外,还有一碗免费的例汤。数了数,盐焗蒸鸡一共有9块,实在是太划算了!

饭菜少盐少油,味道却挺地道,是经典的粤菜做法,吃起来有滋有味。用餐过程中,记者随机找前来用餐的年轻人聊了聊。王先生(化名)在小区里租住,他在福田上班,正好今天休息,“天气太热了,懒得做饭,就到社区食堂吃点。”虽然食堂设在长者服务中心内,却并没有限制食客的年龄。几位食客表示,这里的饭菜比较干净卫生,也是家常菜的口味,附近的上班族经常会过来吃,还有些宝妈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来。

据悉,截至2022年,深圳建成了400多家长者食堂,大多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多属于“民生微实事”项目;也有部分和面点王、红荔村等商家合作,被命名为“助餐点”。社区长者食堂对符合条件的老人有补贴,以罗湖区为例,60周岁以上特困、低保等困难老人每餐可以享受15元补贴,70周岁以上该区户籍老人可享受5元用餐补贴。

但年轻人并不羡慕老年人的补贴,只是为了去吃一口健康、清淡的热乎饭菜。即使原价购买,这个价格也显得相当实惠。

今年,话题“这大概是深圳最火的摆摊了 ”飙上微博深圳热搜。馒头、包子、凤爪、烧肉……摊位上卖的都是些平平无奇的面食卤味,却引得街坊邻里抢购,数千网友围观。原来这是深圳报业集团职工食堂出门摆摊,人气十足。

每天下午五点不到,位于新媒体大厦的摆摊点就已大排长龙,3元一个的北方馒头、1.2元一个的南方馒头是“网红单品”,因为味道正宗、用料干净,不少年轻人也和大爷大妈一起加入了抢购的队列。还有2元一个的白菜肉包、4元一个的纯肉大包,不少年轻人选择直接拎回家当晚餐。


泡椒牛肉、小郡肝、牛肚、藕片、串串香……这些隔着屏幕光看文字就让人口水直流的菜品,出自位于福田区园岭街道八卦岭工业区的园岭街道(冠源)工会大食堂。在这个“网红饭堂”,不仅可以吃饭、休息,还能看书、喝咖啡,简直不要太方便!

据悉,这是福田区投入运营的第12个工会大食堂,2020年开始投入使用,每天中午和晚上均开放2个小时,为八卦岭片区的2万余名职工解决了“去哪吃”的问题。据介绍,福田区总工会则从2014年开始就牵头建设了多家工会大食堂,受到周围上班族的广泛好评。

社交平台上,一种另类的成人“小饭桌”悄然流行。因为对于独居的年轻人来说,即使想自己下厨,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一个人做饭太难了,为了吃得均衡,总不能只吃一个菜吧,但是做多了又吃不下;就算是一个人,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所有流程都要来一遍,吃完还要刷锅洗碗,实在是不划算。而且每天还要花心思去想菜谱,心累。”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吐槽一个人吃饭难。这时候,如果碰到一个热爱下厨的邻居,简直是人生幸事。平均每天只需支付一顿快餐的价格,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主打一个干净、放心。“邻居吃啥我吃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每天的晚餐“盲盒”,大多有荤有素,引来评论区阵阵羡慕。

记者查阅相关社交媒体,发现深圳也有不少网友在线营业自己的“家庭小饭桌”,地点遍布五和、坂田、西乡等地。从价格来看,通常为20至30元,菜品大多为一荤一素,需要上门自取。在征集帖中,往往强调“口味清淡”“每天现做”“自己也吃”。而在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询问细节。相较外卖,小饭桌的成员相对固定,几乎所有小饭桌经营者都会建立微信群聊,在群内公布菜单,接受预订。

抖音上,“小饭桌”相关话题有近2亿播放量,不少成年人甚至混进小饭桌,与小学生“拼饭”。随着“小饭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大家在选择“小饭桌”的时候,还是需要保持谨慎,仔细甄别商家资质,别把不合规的“小饭桌”吃进肚子里。有人评价,这不就是当年的餐饮O2O吗?对于离开家乡、独自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模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一口健康的、家的味道。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