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诗吧

那些花儿(组诗)

□ 游 海

喊山

把山放空

与云层依次接壤

然后沿高低挨个,喊

它们的小名

群山不语。只有我父亲的父亲

以及我爷爷的爷爷在远处回应

那些花儿

她们浅浅地香着。在山野

堪比梨花,或玉兰,每一瓣

都是那么闲静,忘乎所以

像桃花林里那个明艳的女子

每当我与她对望的时刻

总把头低成了一个古典音符

她曾悬挂在春天的枝头

和鸟鸣一样高亢

被那些仰望的眼神,一再抬高

而她是多么谦逊,以俯就的姿态

扑向大地。就为了

等风,等雨,等满目缤纷

也等一个游子,站在遥远的远方

喊一声故乡

于是所有的花儿,整朵整朵地

都对着他绽放

担心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

从来不会担心

树枝会不会折断

也不会担心伤口渗出

琥珀色的泪

就算把枝头压得再低

也记得在每一个迁徙的黄昏

学会尖叫

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

而是自己的翅膀

露珠

一朵花开在露珠里

像无数个我

躲进这小小的晶莹

侧身让过五月的花香

镜头被无限放大

我们屏住呼吸

一些细微的动作会引发灾难

泪水滑落,有破碎的声音

晨曦饶过了它们

阳光,有隐忍悲悯之心

还是有风吹过

它们降落的时候花瓣凋落

彼此踏上归途

各自省略了来处

小麦

我是一株生长在乡村的植物

那些青菜、萝卜、水稻和玉米

都是我的左邻右舍

那些青蛙、蝈蝈、知了和萤火虫

都是我从小到大的玩伴

曾经不只一对情侣

还在我的地里谈恋爱

一群赤足的男女,把我

安放在一片水田。没日没夜

给我施肥、除草、浇水

我在黑夜里发芽,在阳光下吐穗

在几阵风和雨后,渐渐成熟

过些日子,那些乡民

就要把我收割,放进他们早就

准备好的粮仓,或将我碾碎

做成馒头、饺子、和面条

他们小心翼翼将我储藏

留下我精华的部分,来年

还把我种在田里

枯树之上

几片叶子佝偻着

在暮秋的夜里,倾听

风声、雨声、初雪的脚步声

天空多么辽阔

一群倦鸟轻易就放开了嗓子

就能使一些词语集体失言

无意的一次抬头

竟然挣脱了身上厚重的依附

获得了最后的自由

那么轻

那么如释重负

云栖湿地谣

□ 肖景文

红树林收藏着天地的私语

潮涨潮落间 谱写生命的韵律

云朵如棉絮堆积天际

把湛蓝的画布 染成温柔的梦境

灰鹤在水中嬉戏

倒影与水波缠绵共舞

每一次振翅 都扬起细碎的诗行

我愿化作一朵粉云

穿梭在红树林的怀抱

听潮声呢喃 伴鸥鹭翱翔

将平凡的日子 酿成醉人的酒浆

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

镌刻永恒的诗行

让每一缕风 都带着咸鲜的渔乡梦

在时光里 静静流淌

石溪(水彩画)          陈希略 作品

归 程(组诗)

□ 庞清明

归程

仙鹤远遁,归程或将终老

道路中央我两眼迷茫

浩渺的星辰与后来居的孤灯

我是否再次背转身

慵懒的冬阳若过期煎饼

回南天最后的潮湿

依附走廊的四壁

剥落的旧事愈益醒目

木鱼一尊,无感骨质的蜕化

强制抽离的神经纤维

寂寥的舞台,凌乱的道具

跑龙套的酒糟鼻将塌陷的皮球

顶来荡去。飞旋碧空的信鸽

继续牵挂遗弃的命运

虚辞

简牍,卷轴,经折,册页

陈设井然的图书馆

经典的序列咏诵着神袛

旧时代的风向标,一阙春梦

当互联网的空间渐次打开

黄昏的镜像相继破碎

手指划痕替代了刀笔的碑铭

取消精神的慢嚼细咽

坚韧的脊梁,前倾的头颅

或将缩减为虚辞,式微于速朽

琥珀的标本,风化的木乃伊

供后来者拷贝,论证——

静默

静默如处子:内敛、透明

托付季候的切换与枯树的轮回

温润的风难撼犀鸟的冠

流连做俯卧撑的指数

耐心是唯一的顾盼与政策红利

屈身凹面,岂可将自己

安置万物之上

众目睽睽之下

谜题就在眼前,一粒芝麻

轻易洞开,鸡毛掸作抵押

撩拨醉八仙的眼皮

隐忍的维苏威头悬一根

节外生枝的引信

墨客的逍遥派,并不拘泥

象牙塔的独尊,庙堂的撒野

不以蛛丝织锦,余毒后世

行经水穷处,自有一番云蒸霞蔚

文字:游 海 肖景文 庞清明 图片:陈希略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
微信
朋友圈
湾韵丨诗吧
珠海特区报 2025-07-14 02:01

那些花儿(组诗)

□ 游 海

喊山

把山放空

与云层依次接壤

然后沿高低挨个,喊

它们的小名

群山不语。只有我父亲的父亲

以及我爷爷的爷爷在远处回应

那些花儿

她们浅浅地香着。在山野

堪比梨花,或玉兰,每一瓣

都是那么闲静,忘乎所以

像桃花林里那个明艳的女子

每当我与她对望的时刻

总把头低成了一个古典音符

她曾悬挂在春天的枝头

和鸟鸣一样高亢

被那些仰望的眼神,一再抬高

而她是多么谦逊,以俯就的姿态

扑向大地。就为了

等风,等雨,等满目缤纷

也等一个游子,站在遥远的远方

喊一声故乡

于是所有的花儿,整朵整朵地

都对着他绽放

担心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

从来不会担心

树枝会不会折断

也不会担心伤口渗出

琥珀色的泪

就算把枝头压得再低

也记得在每一个迁徙的黄昏

学会尖叫

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

而是自己的翅膀

露珠

一朵花开在露珠里

像无数个我

躲进这小小的晶莹

侧身让过五月的花香

镜头被无限放大

我们屏住呼吸

一些细微的动作会引发灾难

泪水滑落,有破碎的声音

晨曦饶过了它们

阳光,有隐忍悲悯之心

还是有风吹过

它们降落的时候花瓣凋落

彼此踏上归途

各自省略了来处

小麦

我是一株生长在乡村的植物

那些青菜、萝卜、水稻和玉米

都是我的左邻右舍

那些青蛙、蝈蝈、知了和萤火虫

都是我从小到大的玩伴

曾经不只一对情侣

还在我的地里谈恋爱

一群赤足的男女,把我

安放在一片水田。没日没夜

给我施肥、除草、浇水

我在黑夜里发芽,在阳光下吐穗

在几阵风和雨后,渐渐成熟

过些日子,那些乡民

就要把我收割,放进他们早就

准备好的粮仓,或将我碾碎

做成馒头、饺子、和面条

他们小心翼翼将我储藏

留下我精华的部分,来年

还把我种在田里

枯树之上

几片叶子佝偻着

在暮秋的夜里,倾听

风声、雨声、初雪的脚步声

天空多么辽阔

一群倦鸟轻易就放开了嗓子

就能使一些词语集体失言

无意的一次抬头

竟然挣脱了身上厚重的依附

获得了最后的自由

那么轻

那么如释重负

云栖湿地谣

□ 肖景文

红树林收藏着天地的私语

潮涨潮落间 谱写生命的韵律

云朵如棉絮堆积天际

把湛蓝的画布 染成温柔的梦境

灰鹤在水中嬉戏

倒影与水波缠绵共舞

每一次振翅 都扬起细碎的诗行

我愿化作一朵粉云

穿梭在红树林的怀抱

听潮声呢喃 伴鸥鹭翱翔

将平凡的日子 酿成醉人的酒浆

在这片湿润的土地上

镌刻永恒的诗行

让每一缕风 都带着咸鲜的渔乡梦

在时光里 静静流淌

石溪(水彩画)          陈希略 作品

归 程(组诗)

□ 庞清明

归程

仙鹤远遁,归程或将终老

道路中央我两眼迷茫

浩渺的星辰与后来居的孤灯

我是否再次背转身

慵懒的冬阳若过期煎饼

回南天最后的潮湿

依附走廊的四壁

剥落的旧事愈益醒目

木鱼一尊,无感骨质的蜕化

强制抽离的神经纤维

寂寥的舞台,凌乱的道具

跑龙套的酒糟鼻将塌陷的皮球

顶来荡去。飞旋碧空的信鸽

继续牵挂遗弃的命运

虚辞

简牍,卷轴,经折,册页

陈设井然的图书馆

经典的序列咏诵着神袛

旧时代的风向标,一阙春梦

当互联网的空间渐次打开

黄昏的镜像相继破碎

手指划痕替代了刀笔的碑铭

取消精神的慢嚼细咽

坚韧的脊梁,前倾的头颅

或将缩减为虚辞,式微于速朽

琥珀的标本,风化的木乃伊

供后来者拷贝,论证——

静默

静默如处子:内敛、透明

托付季候的切换与枯树的轮回

温润的风难撼犀鸟的冠

流连做俯卧撑的指数

耐心是唯一的顾盼与政策红利

屈身凹面,岂可将自己

安置万物之上

众目睽睽之下

谜题就在眼前,一粒芝麻

轻易洞开,鸡毛掸作抵押

撩拨醉八仙的眼皮

隐忍的维苏威头悬一根

节外生枝的引信

墨客的逍遥派,并不拘泥

象牙塔的独尊,庙堂的撒野

不以蛛丝织锦,余毒后世

行经水穷处,自有一番云蒸霞蔚

文字:游 海 肖景文 庞清明 图片:陈希略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